
应山西财经大学、晋中学院两所大学的邀请,知名历史学者李强教授在“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召开前夕的5月11日、12日,分别在两所高校向数百位师生做了题为《“一带一路”上的国际经济政治与外交》的专题学术讲座。李强教授博古通今、论据详实,赋予“一带一路”更多正能量与新视角,得到了两校师生的高度赞扬。

现场,李强教授紧紧围绕即将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这一时事热点,从“一带一路”究竟是啥、“一带一路”的地理范围、中国古代史上的“一带一路”、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化、我国外交政策与理念、“一带一路”必经之地:中亚和南亚等六个方面,对“一带一路”的定义、提出的时代背景、涵盖区域、发展历史、发展理念、重要影响地区等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李强教授认为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之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共同付出努力。作为山西人,要弘扬历史上晋商诚实守信、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作出新的历史贡献。

李强教授从时下正在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切题,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到“一带一路”涵盖的地理范围、国别以及文化文明的异同,到相关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赞成与期待,到前不久中国发布的相关规划,从而引发对这一基于中国和世界史上伟大的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大通道“丝绸之路”历史的回顾——从秦汉时期张骞“凿空”西域,使得古代的中华文明与贵霜文明、安息文明、罗马文明开始了水乳交融进程。到了隋唐时期,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有力保障了丝绸之路上东来西往客商的安全和便利;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七下西洋,将“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东非。李强教授还从近现代史上的“陆权”、“海权”理论出发,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启发同学们认真思索国家近期有关新航母下水、055万吨大驱在研制等信息。

最后,李强教授强调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宗旨是“共商、共建、共享”,关键在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尤其是民心相通尤为重要,而要实现民心相通,必须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情、民风、民俗,必须了解“一带一路”上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宗教背景、民族心理背景,在此基础上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心相映,惟此方是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康庄大道。李强教授指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还应该进行语言的准备,比如培养相关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及其有关语种方面的人才,也可以着力欢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志青年来华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总之,“一带一路”的倡议和建设,是一项新时代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性的坚持与努力,需要“功夫在诗外”的独特品质,需要不同门类和行业的互相支持配合,需要全力以赴和密切的合作,更需要尽快普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文化。
李强简介:山西财经大学1987级国民经济管理系校友,“读书会”社交平台签约名家和内容顾问、国学文化学者、历史作家;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课题组特聘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项目管理师、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法律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山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独立公益志愿者。已出版“辽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中原建政之断代史系列学术专著,包括《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辽太祖阿保机的耶律家族》《金太祖阿骨打的完颜家族》等。